气球辩论


4145d8f9ed90497b9de14d0e8e64c8df.jpeg


 在诸多体验式项目中,如果想找一个光动动嘴皮子,同时又能非常热闹激烈的互动,那无疑“气球辩论”是可选方案之一,这个项目可以让参与者体会究竟什么叫“人言可畏”。

 

这个项目其实和一个我们更熟悉的游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那就是“杀人游戏”,最近似乎有个升级版叫“狼人杀”,通过一群人的陈述和辩论,进行分析判断并投票产生结果。


但气球辩论没有杀人游戏中那些预设的相互关系和同盟,每个人的角色都相对独立,对个体的要求无疑会更高些。

 

 

项目模拟的场景是:一位导游带着一帮名人乘坐豪华热气球旅行,包括导游和各位名人每个人都由一位参与者扮演,而正在此时热气球发生了故障,必须要通过扔下一些人减轻负载才能确保安全。

 

那么问题来了:究竟应该把谁扔下去呢?这是一个民主的时代,所有人都愿意遵从大家的共同意志,于是这场大辩论就展开了......

 

各类名人可以自己设计,古今中外、虚拟现实,符合参与者的时代、认知背景即可。但尽量满足家喻户晓、胖瘦俱全、有人喜欢有人厌、颇具争议这么几个条件效果会更好。

 


 

参与人数以12-15人左右最佳,活动通常分三轮进行(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1轮)。每轮选出被扔下热气球的人数不断减少,比如第一轮3人、第二轮2人以此类推。

 

和杀人游戏类似,每轮每个人有发言机会,并提出扔的建议,被提名的对象则再次为自己辩解,之后进行不记名投票,没人一票,票数最高的一人或几人将被扔下气球。

 

被扔下的人在之后仍旧有发言权和提名权,但不具有投票权,千万别忽视他们,这些不散的阴魂往往会继续搅局的哦。

 

这个项目一开始是为一个销售主题的课程设计的,各种角色从没关系到有关系,如何建立自己的可靠同盟,如何更好的达到自己的诉求,目的是为了训练参与者的人际敏感度和商业关系。

 

而后随着不断的尝试,在其中又有了其他不同的现象和学员的感悟,比如创新思维,有的偏负面角色一开始就向大家说明自己并非众所周知的XXX,而只是一个同名的普通人,就大大降低了自身的危险。

 

还比如分析问题的视角,有些人提出扔下那些比较重的,立即会有人反驳:规则只是要扔下去几人,并未说和体重有关。

 

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中的有效聆听,通过观察和理解,迅速找到自己可能的盟友并建立利益共同体;同时沟通是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重要的体验店之一,为何有些人明明拿着一个较有优势的角色却不幸被扔,有些人拿着一个劣势的角色却活到最后?

 

你一言我一语呈现的是背后的沟通心理、沟通技巧以及思维习惯和应变能力,如果能有录制回放、或者观察者分享,则能通过这个过程更清晰的看到自己在人际沟通中的各种表现,进而有所改善和提升。


 

联系我们

15815825356

点这里给我发消息

周一至周日 7:00~23:00